时间:2022-10-10 01:54:31 | 浏览:304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及占比在持续增加: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老年人口是我国人口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群体,其生活状况等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
根据“去哪儿”网站在2021年10月15日发布的大数据显示,国庆节后,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乘机的票量从节中的4%上升至总票量的6.2%,且2021年独自乘机出行的老年人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出行的一半以上,有子女同行的比例则为45%。可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深入及社会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屋檐下,从日常生活中抽身,选择通过旅行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而低价旅行团便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出行首选。
这里先普及一下旅行团的一些基本知识。一般旅行团有购物团和纯玩团,顾名思义,购物团就是在行程安排中会涉及进入购物店进行消费的环节,并且按照规定,需要在旅行合同上写明会有哪些自费项目、在哪里会进入购物店、停留多久等;而纯玩团是不会进入购物店的;低价旅行团则指价格不高于成本价的旅游产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面向老年人的低价旅行团的广告,有的甚至打着“99块钱的老年旅行团,包吃包住还送礼物”的口号进行宣传。99元,按照我们日常的花费计算,可能连车费、住宿费其中一样的钱都不够,而这种团却可以包吃包住还送礼物?难道,旅行社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倒贴钱做公益,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关爱老人出一份力了吗?
我们不否认旅行社承担社会责任的那一面,但不管怎么说,旅行社也是个商业机构,不盈利,便没办法生存。纯公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么低廉的价格,他们到底是怎么挣钱的呢?
背后的隐情我们平时或多或少都了解了一些,那么今天让笔者再来细细给大家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旅行社在带低价团过程中的费用,及其是如何从这些地方省钱或盈利的。
首先是交通、住宿方面。我们如果单人前往某个目的地,车费也是个大头了,但低价旅行团通常会包一辆大巴,若满座的话,大巴的包车费用平摊到每个人身上就不会很高。
住宿方面也是同理,通常低价旅行团的食宿条件都不会太好,一般是“管有不管好”,住的环境可能就是普通的快捷酒店,甚至会拼床来睡觉,这样一晚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旅行社一般有长期的酒店、交通合作商,所以他们拿到的价格也会比我们平常个人消费优惠得多。
三餐也是管饱不管好,一般低价旅行团都是围餐,或是一人点一个饭盒,这样一顿也就十几二十块,如果有合作优惠甚至不用这么多钱,这样一来,旅行团也可以通过低价来处理好带团的一些成本问题:交通、食宿。
但即便如此,旅行社这样能够做到的也顶多是抵消成本,或者离成本回收还差一段距离,而这差额一般需要导游自己掏腰包垫付,那导游带一次团辛辛苦苦下来,怎么样能够不赔钱反而挣钱呢?
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媒甚至直言消费者是“一条自己吃自己尾巴的蛇”。
导游实现回血的一大重要途径当然就是通过引导游客多消费,进而从中挣得回扣。回扣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人头费”和购物提成。
低价团在行程安排上一般会显现或者隐性地贯穿购物环节,只要导游将游客带入购物店中,不管游客最终有没有消费,导游都能获得“人头费”。
其次,一旦有游客在店里进行购物,导游就能获得不菲的提成:10%到50%不等。那么看到这里我们会想,现代人都已经对这种旅行中的消费很敏感了,新闻也曝光过几次恶性事件,游客们的警惕心已经加强,旅行社怎么还能够通过这种诱导购物的方法挣到钱?
对的,旅行社也知道大家现在没有那么容易被引导,因此他们一般不会用强买强卖的方式来要求消费,而是更多地从人群对象的消费心理入手,旁敲侧击。
低价老年旅行团的主要群体的老人,那么老人们一般都会有什么心理呢?
一是群体防范意识薄弱,有钱、有时间。他们在面对消费引导时,分辨真伪的能力相对较弱,且也有更多时间在购物店里挑选。因此如果有高价商品推销,年轻人、中年人等可能因为经济能力、开销平衡等问题,不会那么轻易入手。而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多,能消费的地方又相对少,一旦遇上合适的消费时机,就会较少犹豫地下手。
二是老年群体相对比较喜欢捡便宜。如果听到“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清仓甩卖”、“特价回馈”等,有了价格上的对比差,他们很可能会害怕自己没有买的话以后就会后悔,甚至会真心觉得自己真的遇到了大便宜。
三是老年人关爱子女。如果销售对老年人说明这些物品会如何对子女有益,老年人几乎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四是老年人群体的身体都多少有些不健康的地方,且害怕灾祸。这时保健、有吉利意味的物品就会对老年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如枕头、腰垫、貔貅等。
而更过分的是,为了开发更大的利润空间,一些购物店卖给老年人的物品是天价或者假冒伪劣的,我们常听到的一个场景描述就具体地体现了这一现象:
老年人很高兴地买了一个枕头回家,向子女炫耀这个枕头原价5万,自己花了5千就拿下了。而子女上网一搜,发现同样的枕头,在网上只需要59元,还包邮。子女哭笑不得。
这些天价且丰厚利润的消费品,只要团内有1~2个老人购买了,超高的提成回扣也足以让导游和旅行团盈利了。
老话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成本高于价格的低价旅游团,旅行社能开,且常态化开展,那么一般就不仅仅只是去旅游那么简单,占了的便宜最终还是会还回来。
要避免老年群体在低价旅游团中上当受骗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强对旅游业的整顿,规范透明化经营;一方面需要老年群体擦亮眼睛,减少占小便宜的心理;
另外也需要子女们多关注自己的父母,如果没办法陪老年人一起出去旅游,也可以在事前帮父母挑选好规范的旅行社,并做好相应攻略,提醒父母相关的注意事项。
作者:孤冬寸心 初审:丁孩儿 校稿编辑:小宛
老人旅行团的团费很低很低,有时,三日游只要99块,主办方还承诺送这送那,但99块连三天的食宿都不够,那么旅游公司是在做慈善吗?资本是逐利的,旅游公司的产品当然是要赚钱的。他们是如何在老年团上赚钱呢?旅游团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纯玩团,另一种是购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及占比在持续增加: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70%,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老年人口是我国人口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群体,其生活状况等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根据“去哪儿”网站在2
疫情下,网上不断有“旅行社灭亡论”传出,说旅行社即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给旅游带来巨大冲击,直到今天,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还在继续,先后出现了大量企业裁员、停业、破产、倒闭,旅游从业人员大量失业
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很多人都爱上了在旅途中的感觉,可是有一些人还是不舍得为旅行花钱,于是就有不少人选择了报低价旅行团,用近乎不够路费的价格,报名一些景区的游览,从而达到花很少的钱旅行的目的。很多人都好奇自己的团费根本不够一路地吃住行价格,有的
这个话题是很多游客关注的,一方面想要体验好的服务品质,同时又想得到最实惠的报价。而真正捡到漏儿的游客并不多;相反,大多数游客都是玩的不好,或是最终花销反倒超越了普通旅行团的价格。那么低价团到底是否值得报名、里面又存在了哪些猫腻、如何做到不花
说起导游的收入,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大多数游客也很好奇。导游一般都属于自由职业者,考试取得导游资格证后,很少有被旅行社长期聘用的,因为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旅行社注册量也猛增,这就造成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利润微薄,旅行社养不起专职导游,所以导游
分类信息网站实质上是网上小广告的综合平台,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资讯,很多人在58同城、赶集网等分类信息网站发布信息,查找信息,这些网站的流量极大,值得大家在这些网站发力进行推广引流工作。那我们怎么利用分类信息网引流,利用分类信息赚钱呢
来源:北京延庆4月22日13时40分,延庆区疾控中心接报,我市一老年旅行团在延旅游,其中有涉疫高风险人员。接报后,延庆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疾控、公安、属地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置。根据流调显示,该旅行团共有140人,分乘3辆大巴车来延
人到老年,总会想到做一些事情来消磨时光。最适合老年人修养的方式是什么?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旅游位居榜首。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旅行团也应运而生。这些老年旅行团打着低消费,内容丰富的旗号,吸引了不少老年人进团。老年旅行团可是,算上这一路的住宿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出去走走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如果你想要出去旅游的话,你会选择跟团吗?大多数年轻人应该都会选择自驾旅游,而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对智能手机、交通工具以及行程安排得不熟悉,多数会选择跟团旅游,
去年12月,赵荣珍和爱人、朋友报了旅行团,准备今年二月去南方旅游,可由于特殊时期,旅行团被取消了,他们想把团费退回来。大庆市民 赵荣珍预计是2月27日去,3月7日结束,我们三个人报团,两个人交2580元,另一个是交2680元。赵荣珍的朋友
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综合报道据南非新闻媒体News24、央视新闻等报道,日前,一个来自南非的旅行团乘坐大巴在纳米比亚游览,40名游客中有37人确认感染新冠病毒,其中6位年长游客不幸死亡。News24早先的报道显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当地时间
来源:河南日报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春香 实习生 崔璨河南中信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河南中信国旅)是我省一家重量级旅行社,入境游连续5年荣获河南省“入境奖励一等奖”,2019年出境人数近8万人,最火爆的出境游目的地泰国,几乎每天一架包机在飞
如何从零开始开一家旅行社?很多人回答时动不动就讲如何选址、如何注册、客户定位什么的?甚至有人说去百度学习一下,这不是明摆着让人交学费呢?大家想一下,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他应该是旅行社行业小白,一点行业基础知识都没有,所以如何从“零”开始才是
原标题:游客旅游途中病亡,亲属起诉旅行社赔偿西安一旅行社因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不到位被判承担10%赔偿责任本报讯 (记者 贺雪丽 通讯员 张 晶 许 颖)每年七八月是旅游的旺季,出于省心考虑,许多人会选择跟旅游团出游,但在旅游中因疾病等原因游客